京东“金融”梦碎,互金倒闭潮还远吗?

作者:现代金控 编辑:现代支付 时间:2024-03-12
        从“京东金融”到“京东数字科技”(简称京东数科),概念维度上要比蚂蚁金服的TechFin覆盖范围更大一些,已经不再局限于“金融”,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数字科技”相关领域。
 
        与大部分互金创业公司先以金融业务起家,再提升科技能力的发展路径不同,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都是借助母公司电商平台的用户与科技能力起家,逐步把业务延伸到金融领域的。
 
        蚂蚁金服的起点是为用户提供担保支付服务的支付宝,京东金融的起点则是为供应商提供贷款服务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京保贝。
 
        就像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所说,金融本质就是经营风险,而数字科技能力天然就是为风险定价的利器,因此曾几何时,传统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巨头的入侵,闻风丧胆,几度担心自己被拍死在沙滩上。
 
        马云甚至放言:金融机构不改变,我们就逼着他们做出改变。
 
        有赖于此,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四处出击,几乎覆盖了互金各个细分领域,金融一度成为了巨头新创的又一变现利器。
 
        而且,巨头的金融业务不仅营收亮眼、利润丰厚,而且鲜有恶性风控事件出现,与互联创业领域的乱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渐渐的,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几乎成为了互金房间里的大象,众人假装看不到。
 
        但无奈受行业所累,金融严监管不期而至,巨头们开始在各个细分市场遭遇玻璃天花板。
 
        蚂蚁金服作为估值高达1500亿美元的行业龙头,最先感受到政策压力:信贷业务被强制去杠杆,理财业务被纷纷限额、征信业务直接被禁止、核心支付业务直接被招安……
 
        无奈之下,蚂蚁金服不得不转型,祭出“开放”大招,把各个高毛利的金融业务一一开放给第三方传统金融机构,盈利的大旗交接给“技术输出”服务。
 
        去年趣店上市时,在招股书中提到“我们的大多数活跃借款人都通过支付宝消费者界面招揽,这为我们的快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我们还与蚂蚁金服经营的信用评估服务供应商芝麻信用合作,这提升了我们的信用分析能力。”
 
        因此可以说,趣店在流量获取和风控科技能力上都有赖于蚂蚁金服。在引入蚂蚁金服成为其战略股东后,趣店2016年才第一次实现利润5.77亿元,而此前一年则为亏损2.33亿元。
 
        但反过来一旦蚂蚁金服提出与趣店不再续约,将预示着趣店不仅在获客能力上将大打折扣,其在风控方面的运营成本也将随之增高,可谓“增本降效”。
 
        也正是在这个不利消息的作用下,趣店最近两个月再次进入了股价大幅下行的通道,被一致唱衰。
 
        而趣店提出的转型方案,无论是科技输出,还是另辟的汽车租赁业务,都没能挽回市场的信心。本质上是因为市场认为,一个草根起家的互金企业,并不具备足够的大数据家底和足够活跃的用户基础。
 
        如何没有这两项核心资源,在即将扎堆进入的“科技服务”战场,又怎么与巨头博弈。
 
        命运多舛的互金企业不仅趣店一家,最近两年赴美上市的互金企业股价破发的不在少数,腰斩的也不只一家。
 
        对于技术服务市场而言,有大数据积累的巨头才有入场的门票,没有技术积累的互金创业企业注定难分一杯羹。因此这个市场,恐怕会演变成一个赢者通吃的市场。
 
        而资产开放的助贷市场,仍然是一个可供多方共存的领地,只要此前的企业在资产开发上确实有所积累,进可以维持自身的金融业务,退可以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引入政策鼓励的资金方。
 
        最惨的恐怕莫过于醉心资金运营的互金企业,在政策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入场的大背景下,无异于虎口夺食,从规模到资金成本都不占优,极有可能被挤出市场。
 
        互金企业转型在即,但政策与市场的逻辑正发生深刻的变化,转型可选择的腾挪空间已经被清晰划定了边界,夹缝求生必定要经历行业大淘汰。

(敬告:以上内容仅为文宣文章,不代表官方数据与立场,仅作参考,任何疑问请通过官方微信、电话沟通为准!)